顯示具有 發行人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發行人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

把好人、好事、好物、好景、好文章,直接送到您的手中/ 郎豪莉


行人的

把好人、好事、好物、好景、好文章,直接送到您的手中

親愛的朋友:

時光荏苒,轉眼間我們已經在迎接今年最溫馨的月份——十二月了。

自《金山灣區人文幸福華文文摘》啟動以來,我們發表了數十篇類型各異的作品。這些作品的作者大多定居在舊金山灣區,他們之中絕大多數並非專業作家,甚至有些人在此之前從未投過稿,根本是寫作門外漢


透過與他們的接觸和合作,讓我的日常工作​​內容增添了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,也讓我越加確信舊金山灣區是個臥虎藏龍之地,還讓我對創立這份微刊物來「增進北美華裔社區的文藝氛圍與人文素養」的願景,充滿了鬥志和信心。相信持續閱讀《文摘》的朋友,也會對這些作者的表現留下深刻印象!

為慶祝聖誕佳節,在十二月裡,我們特別精選出多篇好文,編輯成2015年終幸福傳送特輯 ,希望能給您的節日帶來更多的幸福與甜蜜!

衷心期盼能有更多的朋友與我們聯繫,或是提供稿件,或是成為讀者,或是加入支持者行列。我深信北美華裔社區的文藝氛圍與人文素養,將因有我們的努力而變得更加瑰麗美好。

郎豪莉 謹上

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

從文字走向文學,再走向人文素養/ 郎豪莉


行人的

親愛的朋友:

歡迎您光臨《金山灣區人文幸福華文文摘》的網站。

多年前,我曾讀過一本名為《百年思索》的散文集,作者是龍應台女士。此書一開頭,她借用她向台灣大學法學院的學生們所做的演講內容為序。序言的主旨是,她希望台下出席講座的學子們,能多花些時間來接觸優質的文學作品。

她之所以鼓勵年青人多接觸文學,除了因為文學是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外,更重要的是因為文學本身俱有一種獨特的「功能」 ,那就是「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」。這種「功能」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用來培養人民的人文素養的最佳方法和工具之一,也是文學的價值所在。

20151月接手美華文學社後,我就經常思考一個問題: 作為一個20年來以出版《美華文學季刊》為主要工作重點的非牟利文化推廣組織,美華文學社處在當今網際網路如此發達、通訊器材如此先進、訊息傳播如此快速、每個人都可以是作家或記者的時代,還能為廣大的北美華裔社會大眾提供哪些貢獻?

借鑒龍應台的論點,那麼美華文學社能做的事情其實還不少。如何「協助增進北美華裔社區的文藝氛圍與人文素養」,或許就是其中最值得投入的重要方面。

有了如此目標和願景,讓我對美華文學社的未來充滿了期許,同時也對自己產生了使命感。

因此,禀持著持續地挖掘優秀的作者和作品,以及不斷地培養優質且穩定的讀者與支持者的原則,配合運用現代電子網絡工具,我讓美華文學社與美國天心藝術生活學社攜手合作,打造出此份微刊物——《金山灣區人文幸福華文文摘》。

此份微刊物以微信、部落格(博客)和臉書為主要發行渠道,專注於記錄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華人生活萬象及心情點滴。之所以選擇舊金山灣區為此份微刊物的首要服務地區,主要原因是這兩個非牟利組織的總部剛好都設立於此,擁有人時、地利和人和的條件與責任。

為讓此份微刊物能給灣區華裔社區帶來持續的正能量,我們除邀請作家供稿外,更重要的是,不斷努力挖掘在地各種各樣的人物,把他們的「作品」整理完整,然後發表出來。

衷心期盼能有更多的朋友與我們聯繫,或是提供稿件,或是成為讀者,或是加入支持者行列。我深信北美華裔社區的文藝氛圍與人文素養,將因有我們的努力而變得更加瑰麗美好。

郎豪莉  謹上

關於《金山灣區人文幸福華文文摘》


禀持「增進北美華裔社區的文藝氛圍與人文素養」的願景,美國天心藝術生活學社攜手美華文學,共同推出《金山灣區人文幸福華文文摘》。此份微刊物以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為首要發行區域,專注於記錄當地華人生活萬象及心情點滴。運用各種網絡微工具,把在地的好人、好事、好物、好景、好文章,直接送到讀者手中,以為當地華人社區傳遞更多的正能量。誠摯歡迎各界朋友對此份微刊物加以垂注、訂閱和轉載。欲知更多相關詳情或投稿,請隨時與我們聯繫。





Tel:1+ (408) 393-8830;
Email: info.ecoheartsociety@yahoo.com;
Facebook:
Website: http://sfbayareachinesedigest.blogspot.com/;


Wechat Public ID: 請用手機掃描關注